首頁
  • 05
    19/Sep
    優雅育兒術

    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

    爸爸、媽媽在音樂這方面,除了喜慶節日與親友、同事到KTV搶麥克風瞎起鬨,勉強可以哼上幾首在大學認真練過不荒腔走板的歌外,完全談不上音樂造詣和素養。也可能是想彌補這塊自己都說不上來的遺憾;或是有點輸人不輸陣,不讓自己孩子輸在起跑點的微妙心態;還是被“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的廣告詞所蠱惑?總之,從他們得知自己即將晉昇一級成為新手父母時,就大量購買CD,強迫媽媽聽著從沒機會聆聽的心靈音樂、古典交響樂、中國古典樂器演奏,還有聽說可以製造出天才兒童的童謠,進行搶先偷跑的胎教。

     

    至於,苦心經營的胎教有沒有成效?從目前三歲小丫丫身上,除了可以觀察出這個小妮子喜歡音樂節拍扭動滿是嬰兒肥的小身軀,有著提早出現會唱反調的伶牙俐齒外,實在很難瞧出個端倪。

     

    小丫丫的父母跟天下所有父母一樣,堅持“百年樹人”的長期教養計劃。吃過晚餐,爸媽坐在客廳,茶几上攤滿著從親友和坊間收集來音樂班簡章,在小丫丫乒乒乓乓敲打鍋瓢瓶罐昇中,討論著:該讓小丫丫學鋼琴?小提琴?還是她現在正樂在其中的打擊樂器?

     

    至於,他們是否期待小丫丫未來就是要往音樂這條大道發展,把她培育成音樂奇葩,教育成天才?倒是壓根兒都沒思考過這個“為何而戰”的問題。

     

            音樂與學習

    音樂在人類生存傳奇裡,佔有個極特殊位置。它不像食物、空氣、水是人類生存必備要素,但總觀居住在地球村裡的人們,雖然有些地區、國度的人民,在二十一世紀的科技年代,依然沒看過電視,也不知道電腦、電玩為何物,甚至還來不及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文字和文明。可是從科技先進國家一路數算至現今依舊處在蠻荒狀態的原始部落,不同的國家、種族都擁有著自己專屬,卻又情感相通的音樂。

     

    因而美國科學院的科學家格雷、帕特里臆測:音樂、舞蹈是深藏在腦內的原始本能,而不是進化後才創造出來的產物。所以,音樂可以跨越種族、膚色、認知的藩籬,述說著情感這個人類共通的語言。它的頻率變化、節奏快慢、音韻強弱、歌詞旋律,也悄悄牽引人類情緒變化、引發共鳴,也默默影響著學習成效。

     

    美國加州大灣沃灣分校的分校的研究團隊,對一群3歲托兒所幼兒進行音樂與學習的實驗研究。對實驗組的幼兒,一星期進行兩次長達12分鐘的鍵盤彈奏訓練課程,每日30分鐘的歌唱練習,還有沒有硬性規定,由當日幼兒心情和學習意願來決定時間長度的複習,他們所學習的歌曲包括童謠和通俗歌曲。另外有三組控制組的兒童,第一組只進行電腦鍵盤彈奏訓練,第二組只進行歌唱課程,第三組則沒接受任何音樂訓練。歷經了八個月的音樂訓練後,研究成果顯現:實驗組幼兒在多種空間概念測試裡的表現遠遠超過控制組的小朋友,即便實驗結束四個月和八個月的追蹤測試裡,實驗組小朋友依舊維持著百分之35的優異表現。

     

    同時,他們也針對洛杉磯兩個二年級教室進行著音樂實驗,發現每星期進行三小時長達四個月的鍵盤彈奏訓練的孩子,發現在實驗過後這些學童的數學理解力提昇了百分之27。

     

    馬丁.賈第納居住在羅島的音樂研究家,試著解析這個研究成果,可能源自於學習音樂的方法和程序,和理解數學該採取循序漸進的步驟,是雷同且相通的。因而,才會得到這個令人意外的驚喜。

     

            音樂與腦內發展

    西元2002年英國利物浦大學史那明和她的研究團隊,運用磁振造影的科技發現,交響樂團裡的專業音樂家他們腦內主宰解析語文架構和文法的布洛卡區,灰質的密度遠超過控制組的人們。緊接著西元2003年德國和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也發現專業音樂家的腦子,不僅在布洛卡區,且在運動、聽覺和視覺空間區塊的灰質密度,也都遠超過業餘音樂人和非音樂愛好者。

     

    實驗研究者解析這些腦內特殊變化,主要是讓這些專業音樂家能快速且準確無誤的閱讀變化繁複的樂譜,流暢演奏出優美動人的樂曲,解析出多種樂器、曲風的組合架構。史那明和她的研究團隊依2007年的實驗研究成果,大膽臆測,因為專業和業餘音樂人這些腦內結構些微差異,給予專業音樂家比起一般沒接受專業音樂訓練的社會大眾,有著較優異解決視覺空間和三度空間問題的能力。

     

    許多腦神經科學家相信專業音樂家腦內部份結構和運作功能的差異,主要原因源於:他們大都在6歲前即長年累月接受密集的音樂薰陶、訓練,日夜不懈演練樂器,這些長期存在的外在刺激和鍛鍊,對正在發展建構中的腦子,產生了潛移默化的改造工程。

     

    看到這一連串的研究成果,從事音樂研究的腦神經科學家又開始思索另一個令人心焦、憂慮的問題,學習音樂和樂器,到底有沒有所謂的黃金期呢?

     

    幾乎所有研究人員的一致共識,都認定學習樂器和欣賞音樂是沒有所謂的黃金期。每一個人不論從人生的那個階段,隨時決定要投入音樂世界裡,都能欣賞、體驗到音樂裡,所要傳遞的感動和優美。但要培育出所謂的絕對音感或是成為一個卓越的專業音樂家,那可能就需要在孩子3~10歲之間,就要有計劃的為孩子規劃出一個充滿適度刺激的學習環境,讓他廣泛接觸音樂和學習樂器演奏。

     

    至於,像故事裡小丫丫的年輕父母,只因心焦、憂慮驅使著自己孩子盲目學習,不知“為何而戰”的現代父母。專家的建言會是:「放慢你們的腳步吧!畢竟3~10歲間有足夠時間讓你們去觀察、發掘孩子的天賦,倒底落在那個領域,決定要不要全力朝音樂這條路上全心衝刺。如果原始目標只想讓自己的孩子懂得欣賞音樂,感受音樂世界裡的美。你們有著一輩子冗長的時間,陪著孩子去慢慢探索,細細品嚐,無需過度焦慮,斤斤計較著那分分秒秒,在乎那朝朝夕夕。」

     

        破解腦內迷思:

    “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對天下父母是句充滿絕對誘惑的廣告詞。那位哪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國家、社會未來有用的棟樑呢?

    很可惜的是,音樂可以陶冶人們心情,紓發情緒。甚至像最近研究結果指出,可以增進數學、空間視覺的理解分析能力。但是品格教育,還是得靠父母師長、社會所有人士一起努力來培育、關注,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有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哪!

    2019/09/05 - 15:33